天堂寨風景名勝區——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
天堂日出
九影瀑
天堂竹韻
天成石佛
圣卦尖
云梯
三龍探幽
龍劍峰
三友松
銀臺燭花
松石戀
龍脊背
松龜同壽
雷劈石(巨石約300立方米,花崗巖中兩組走向分別為100°和190°傾角近似直立且垂直相交,張開裂度約0.5米,是在風化剝蝕和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質景觀。民間傳說此處巖石的張裂是因雷劈所致)
瑤池(為一淘蝕洞穴,橢圓形,深約1米,是新構造運動的遺跡。巖石中兩組交匯的裂隙,在流水并夾帶砂石的沖刷、磨蝕下形成旋渦,久而久之形成洞穴。傳說系天宮王母娘娘下凡觀賞天堂寨美景時沐浴之用)
堂寨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大別山腹地,金寨縣西南角,距六安市區136公里。天堂寨景區屬2.4萬公頃的天(堂寨)-馬(鬃嶺)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,素有“植物的王國、動物的樂園、圣水的故鄉”之譽。其特點為:森林物種珍稀,瀑布景觀壯美,山石盆景奇妙,空氣清新宜人。
這里,地理條件復雜多樣,是華東、華中、華北三大植物區系交匯點,我國第三紀天然植物的“避難所”?,F有山林1.6萬畝,大多是原始次生林,被譽為“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”。森林覆蓋率高達96.5%,位居我國所有風景名勝區的第一位。有脊椎動物近300種,高等植物1881種。其中金錢豹、香獐、黑鹿、娃娃魚、小靈貓、白頸長尾雉、白猿等20余種和蘭果樹、香果樹、領春木、連香樹、天目木姜子、鵝掌楸等40余種為國家保護珍稀動植物。
天堂寨古稱“多云山”,山以云為衣,云以山為體,山是本色水是源,山有多高,水有長。主峰海拔1729.13米,為大別山第二高峰。天堂寨共有龍劍峰、白馬峰、小西天、圣卦尖、造錢坳5個景區,其間有大小瀑布108道,而終年不斷、落差達50米以上的就有18道,尤以九影、垂簾、瀉玉、銀弓、淑女5道接力瀑布群最為壯觀。天堂寨的水是凈水,為地表一類礦泉水、一類衛生飲用水。由于瀑布湍流與森林電位差的物理作用而產生大量負氧子,每平方米空氣中達68375個,因此又被稱為“天然氧吧”。
天堂寨是一座歷史名山。杜牧、李欣、劉禹錫、王安石等文人墨客都曾登臨題詠。清人姜廷銘詩稱:“吳楚東男第一關”。據考證,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、第一座烽火臺為楚國所建。元至正十一年(1351年),徐壽輝率眾在此起義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馬朝柱在此聚義反清。
為了保護好、開發好、利用好這片資源,2000年,省政府批準設立了省級天堂寨旅游扶貧實驗區,轄天堂寨、燕子河、長嶺兩鎮一鄉,方圓545平方公里。天堂寨山美、水美、林美、環境美,發展旅游經濟前景廣闊。目前已基本形成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一條龍的旅游配套服務體系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